三校联动探教学,深耕课堂促成长 ——苏州工业园区三校联合开展"学为中心 教学评一致性"语文教研活动
4月22日下午,围绕“落实学为中心 教学评一致性”的主题,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、星湾学校、跨塘实验小学三校小学语文备课组开展了校际联合教研活动。活动分为课例展示和主题讲座两个环节。
星澜学校胡宇露老师执教《要下雨了》。胡老师创设为无声动画配音的情境,通过分段分析,帮助学生掌握“燕子低飞、鱼儿透气、蚂蚁搬家”等下雨前的自然现象。整堂课注重互动,寓教于乐,使学生轻松掌握科学常识。
星湾学校刘子瑶老师执教绘本故事《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》,用“你第一次独立完成的事情是什么?”激发兴趣,引出主题。在共读过程中,分段讲述并适时提问,帮助学生理解角色心理变化。读后围绕“勇气”“成长”展开讨论,鼓励学生分享类似经历。最后通过延伸学习,强化“勇敢尝试”的主题,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成长的意义。
跨塘实验小学卢思敏老师带领学生走进《黄帝的传说》,深度解读华夏文明之源,引人入胜。课堂通过黄帝的名片,围绕“看到什么——想到什么——怎样做的——结果怎样”这一主线展开,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,掌握讲好神话故事的方法。
微讲座环节,星澜学校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左鹏云老师结合 “双减” 与新课标要求,探讨课堂从 “教师教课文” 向 “学生用语文” 转型。讲座解析 “学为中心” 内涵,强调教学需实现学生主体建构、教师角色转向学习支持、目标聚焦素养培养,提出留足学习时间、创设真实情境、强化学科实践三大原则。
星湾学校陈一磊老师围绕低年段绘本教学目前存在的现状提出“教学评一体化”路径。以《蚯蚓的日记》为例,提出分层目标设计、五感沉浸活动、评价转向过程反馈与家校共育。以语言、思维、情感三颗“种子”滋养儿童成长,让绘本成为生命“种子银行”。
跨塘实验小学陈方园老师聚焦低段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,针对朗读拖拉、缺乏感情等问题,提出“读通、读精、读美”三步指导策略。通过多样化的朗读手法、直观教学和情境创设,帮助学生读准字句、理解文本;再通过节奏训练、想象画面和古诗吟唱,提升朗读的美感与感染力。
此次三校联合教研活动,以生动的课例和深刻的讲座诠释了"学为中心"的教学理念。教师们以创新的设计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,让学习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。相信这份聚焦素养、回归本真的教育智慧,将持续滋养师生的共同成长,为语文课堂注入更多活力与可能。
撰稿:张弛
摄影:张弛
一审一校:陈菲
二审二校:陆艳
三审三校:李幸明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